《慈善的意义》
巨婴,即是心理发展水平还停留在一岁前的成年人。多数国人,都是巨婴,这样的国度,自然是巨婴的国度。作者激进的判断:中国人的集体心理年龄,没超过6个月。6个月,是正常共生期,即婴儿觉得和妈妈是一体,他和妈妈共用身体与心灵,是一个人,没有你我,不分彼此。6个月前的婴儿会觉得自己是神,无所不能——我一动念头,世界就该按照我的意愿运转,否则,我就会变成魔,恨不得毁了世界,或者毁了我自己。
婴儿在6个月前,特别是3个月前会有偏执分裂。所谓偏势,即我的判断、我的意愿必须坚持下去;所谓分裂,即事情一分为二,且两者不能并存。譬如:好坏不能并存,黑白不能并存,善恶不能并存,不同意见不能并存……
但由于在共生期,我们得到的母爱质量普通偏低,导致我们内心还是一个爱的极度匮乏的婴儿,所以心理年龄始终未走出这一时期。在全能自恋的人心中,世界并不是我和你,而是分裂成我和非我,你听我的,就是我的人,我就对你好点;你不听我的,就是“非我”,就是敌人。
而由此滋生出来的各种中国式问题却是波澜壮观、层出不穷的。巨婴的全能自恋心理,此心理即集体主义和愚孝的深层心理机制。这样的心理机制下,催生了中国好人、控制狂、被迫害妄想、无助感、不安全感、躁狂抑郁等一系列当下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共生,是集体主义的源头。
处于共生心理的人,必须不断划分“我们”和“他们”。我们就是好的,他们就是坏的。可以是一个范围很大的共同体,如我们都是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也可以是一个小范围的共同体,如:我们是家人,我们是同学……在共同体内部,就算事实上你错了,但你是“我们”人,那么就支持你;但如果你是“他们”人,那么就攻击你。
在集体主义中,同样只有“我们”,没有“我”,也没有“你”。任何对“我”的强调,都是反“我们”的。在这样的文化下,任何彰显自己私欲的行为都会被打上道德缺失的标签。个人的身心,必须奉献给别人或集体,这样才叫仁,才会被承认。
可以说,集体主义社会,其实满足的就是大家长一个人的巨婴式全能自恋。而中国古代的皇帝便是这一全能自恋的最高表现形式。既然他是天子,就是集体的化身,可以随意发号施令,而整个国家都必须满足他配合他。
然而矛盾在乎,集体之心的存在以镇止个人之心为代价,对于个人之心的发声,总是给予限制和打压,甚至是消灭。因此在这种氛围,有个性自我的个体极少出现。
二
在中国,有一个很主流的人群,他们可被称为“中国好人”。他们的特点是:只付出,不索取,总给予,难接受;他们从来没有欲求,难以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会过分客气,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他们会严重的委屈自己,对别人越好,对自己就越委屈……
然而这样的中国式好人却经常受累不讨好,让自己受伤让他人愤怒。这是因为好人的过度付出与自我牺牲,会让别人有内疚感;而在他们对别人好的同时,又会向对方传递两个信息:你有需要,你是坏人;我对你这么好,所以你一定要好好爱我。而当你真的去靠近他时,却发现,他会逃避爱。
如果深入去剖析中国式好人,你会发现,他们的内心也是个缺爱的小孩。他们对别人一切的好,只是为了获得外界的认可和关注,以满足自己在婴儿时期母爱的缺失,及自己的全能自恋;他们对别人无所保留的付出后,剩下的是对最亲近的人不停的抱怨和苛责(幸好他们的内心被压制的欲望有输出的空间,否则他们的人生便将是整片的黑暗)。
三
孝道,对人性的逆转?
本来,母婴共同体的共生,是母亲要顺着婴儿的意志,因为婴儿没有能力解决他自己的需求,而在中国式的亲子共生中,是要孩子顺着父母的意志。孝道的根本,即成年人都是巨婴,得找人共生,还有强烈的全能自恋,希望有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运转。
细想中国的《二十四孝》,本意就是希望孩子把父母当婴儿养。这些故事中,变态且反人性的,是“埋儿奉母”和“涌泉跃鲤”。
郭巨埋儿讲的是为了养母亲而决定活埋自己的儿子;“涌泉跃鲤”则讲的是姜诗的母亲爱吃鲤鱼,所以经常要自己的妻子去几公里外的长江取水,一日风大,妻子晚归,姜诗判定妻子怠慢母亲,将妻子逐出家门。这真是,母亲的感受大过天,其他人的命也都不值钱。而这些故事最变态的地方在于它是写给儿童的。
中国的孝道文化中的强盗逻辑就是:父母怎么对你都是为了你好,我不必了解你、尊重你,我完全从自己出发随意对你,但你必须承认,我就是为了你好。
“我就是为了你好”这句话的真意是,我永远都是对的(全能自恋),错的只能是你(给你洗脑),而你永远要听我的(理直气壮的控制你)。我随意地、自由地、肆无忌惮的对你,而你必须和我想象的一样,因为你是我自身的一部分啊。最严重的时候,可以到——我杀了你都是为了你好!
这种病态的共生关系,意味着两种结局:太听话,孩子就被杀死了;但若不听话,父母就想死。
四
以上这些几乎是我们这个民族的通病,我们常常激昂而悲愤地活给民族、活给国家、活给帝王、活给父母、活给孩子……而你却从没承担起对于自己短暂、独一无二生命的责任——你不敢正视它、亦缺乏自我定义此生的勇气与活力。
哲学家马丁.布伯说:你必须自己开始。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为你自己!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自我实现。
你的选择最终决定了你是谁——而放弃选择,就将陷入由他人为你选择如何生活的困境。人不能脱离集体而独自生活,人更无法失去自我而获得真正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