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工程

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白皮书

1.专业定位

主要培养从事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氢能汽车等新能源智能汽车设计与制造、新能源智能汽车运用管理、保养维修、试验和检测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及其管理人才。

2.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1具有数学、自然科学和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培养目标2具有设计实验、实施实验、以及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目标3具有综合运用所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较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参与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

培养目标4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培养目标6具有能够及时捕捉行业热点及发展动态的能力,有自主学习、终生学习、勇于进取、不断开拓的能力;

3.培养规格

3.1 学分制要求

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65学分,同时成绩绩点不低于2.0,方可获得学士学位。

3.2 知识要求

1)具有较好的人文、历史、艺术、哲学、社会科学等基本知识;

2)掌握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知识、数学和逻辑学的基础知识; 

3)熟练掌握本专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包括新能源汽车构造、新能源汽车理论、新能源汽车设计、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新能源汽车动力驱动与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等。

4)熟悉新能源汽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加强素质教育、外语、计算机方面的能力培养,取得国家承认的相关证书。

3.3 素质要求

1)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具备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就业观;

3)富有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自主学习和终生的能力;

4)具有正确的法律意识、职业道德及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主动性、责任感与合作性。

4.课程体系

除了满足国标要求和IEET认证要求的通识课程外,还包含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特色课程和实践教育类课程。其中:

1)专业核心课程:新能源汽车构造、新能源汽车理论、新能源汽车设计、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新能源汽车动力驱动与控制技术等。

2)特色课程:新能源汽车电机技术、新能源共享汽车概论、汽车智能化设计与技术、新能源汽车车载网络技术、新能源汽车建模与仿真技术、新能源汽车节能原理及其关键技术、软件技术培训等。

3)实践教育类课程:新能源汽车构造拆装实习、新能源车用电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新能源汽车设计课程设计、CAX类软件技术培训、EDA类软件技术培训、创新创业实践、毕业设计及各类学科实验等。

5.师资队伍

专业教师共23人,其中在职专任教师19人,兼职教师4人,教授职称6人(占比26%),副教授以上职称13人(占比57%)。专任教师承担专业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个人拓展计划及专业实践教学等教学工作。

6.教学条件

专业理论课程教材严格按照国家和学校教学选购标准选择,有10栋多媒体教学楼供理论课线下教学使用,学校与超星平台合作,所有课程建立了超星平台网上课程资源,学生可以免费使用其他院校同类型课程资源。

学院有4000m2实验室资源,供实验教学使用,本专业与50多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公司建立实践基地,供大四时生产实习使用。学院依托大学生方程式式赛车、大学生智能车、攀创空间等创新平台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实践平台。

关闭 学院团委学生会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