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产业学院

培养成效

更新时间:2023-07-13 10:01:35

一、人才培养成效

学院重视产业学院良性发展,在人才培养上以工程教育认证为抓手,构建成果为导向的创新实践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2019至2021三年时间内学生获省级以上比赛获奖为177人次和校级奖为180人次。除此以外坚持以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竞赛为依托,促进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基于学院FSAE-华汽车队等7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以现代汽车科技竞赛为平台,以设计、制作各类汽车科技作品为载体,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近三年获得对应的国家级奖项10余项目、省级奖项20余项目,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相关专利30余件。从各种渠道搜集到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上来看,整体上,社会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评价较高,对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基础、学习能力、综合素质、企业忠诚度等方面给与了充分肯定,2021年11月在广东省教育厅专家组到我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复评实地考察工作时,我校人才培养定位对接产业行业,思路清晰,组织保障与平台支撑有力,人才培养模式有特色,融合创新,课程方案科学,师资队伍结构合理。

图3 产业学院建设模式

二、师资、课程、平台、基地等建设情况

2.4.1共融师资,共施教学,打造建设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

为了建设一支稳定的高水平“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学院与合作企业共同商订了合作协议,构建了“双向流动、双向聘任、双向考核”的产业学院教师聘任机制,规范学院人才引进、教师培训等流程。

1.企业教师进课堂:学院目前从企业聘请26名左右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给每位授课教师评教,作为是否续聘兼职教师的主要依据。

2.学校教师进企业:学院每年选派5名教师到相关企业参与研发设计等工程实践活动,保证学院所有教师均拥有半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

产业学院建立以来,学院教师团队实力显著增强,承担省级以上科研6项,承担横向项目2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经费300余万元。在教学改革方面也取得丰硕成果,近三年专业教师主持或参与省级教改项目10余项,校级教改项目20余项。

2.4.2加强校企合作课程建设,开发适应产业发展全新课程体系

在产业学院框架下,关注汽车行业发展动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教材编写和课程建设、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智能网联汽车课程体系其课程设置对接汽车行业对岗位能力的要求,课程内容则反映行业需求与技术发展。产业学院建立以来,建成广东省一流课程1门,完成校企共建课程3门,再建10门,形成代表性教学案例30余个。

2.4.3构建创新实践育人平台

学院重视产业学院良性发展,在人才培养上以工程教育认证为抓手,搭建创新实践育人平台,构建成果为导向的创新实践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2019至2021三年时间内学生获省级以上比赛获奖为177人次和校级奖为180人次。除此以外坚持以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竞赛为依托,促进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基于学院FSAE-华汽车队等5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以现代汽车科技竞赛为平台,以设计、制作各类汽车科技作品为载体,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近三年获得对应的国家级奖项10余项目、省级奖项20余项目,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相关专利30余件。

2.4.4搭建服务地方产业的创新科研平台

产业学院建立以来,为加快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院联合建设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建立学术科研团队及校企联合实验室,发挥学校人才优势,开展企业项目联合攻关、产品技术研发、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等工作;鼓励产业学院利用各方资源,申报课题和经费,共同完成教学科研任务,共享研究成果;大力推动产业学院内部科教融合,以科研促教学,将研究成果及时引入教学过程,将产业学院建设成为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目前学院完成省级校企联合实验室项目1项,完成4个学术团队两期建设,承担省级以上科研6项,承担横向项目2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经费300余万元。相关科研成果获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电子学会科学进步二等奖1项、广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

学院构建“思政引领、专创融合、产教协同”的育人和实践教学机制,创新“产-教-实践”的全过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做实实践教学与产业发展融合,构建了“课程、实验、实践和科研创新”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协调校企合作的需求平衡问题。

按照“产教融合、专业对接、课程衔接”的思路,加强与企业协同力度,大力开展智能车辆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建设依托产业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评价等;在新工科建设目标指引下,通过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导入企业实践项目、采用双导师制等方式,学院组织专家详细论证,构建了全新的课程体系,共同制定了适应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重点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交叉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校企双方共建一批典型的工作任务导向、模块化课程,每专业根据专业需求与课程性质,结合企业特点,设置5-6门校企合作课程,涵盖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及毕业设计等,要求产业学院80%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题目来源于工程项目。

在大四学年,产业学院根据学生未来职业规划及就业意愿,结合企业特点,针对性开展项目培训,引入企业专业导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岗位培训,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对接。

整个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和设备先进优势,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才培养创新实践育人平台两大平台,产业学院的科技创新平台设置不同内容和类别的科技创新基地,供各专业学生实践创新,科技平台直接和企业对接,保持与企业的密切联系,实现资源整合,为学生实践创新创造条件。

三、服务社会产业发展情况

1)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我院教师团队先后与企业共同进行多项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攻关项目:《12米客车轻量化分析、8.6米客车的整车性能分析》、《热管理系统(冷却水的恒温控制系统)》、《BMS热管理系统散热设计和热仿真》、《CAE仿真客车NVH性能分析》,通过实际项目共研,解决企业存在实际工程问题,使得企业科技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产品质量得到大众的认可。

2)为企业提升技术人员水平: 利用整车与零部件CAE仿真平台,为企业仿真技术岗位新入职员工提供CAE仿真技术培训,节约企业用人成本。同时开展汽车零部件仿真定向培养项目,为汽车零部件企业订单式培 养 CAE 仿真技术高素质人才。

3)为企业输送高质量人才:依托产业学院LMS 振动测试实验平台,为中汽汽车检测中心(深圳)有限公司定向培养从事整车振动性能测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8名。为本田技术研究中心培养从事研发、设计人才10余名。借助产业学院的影响力,广汽传祺汽车赠予用于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广汽艾安纯电动汽车 3 辆,价值约90万元;飞驰公司赠送新能源大巴2台,价值100余万元;天行健公司赠送智能车PanoSim教学分析软件,价值约4000余万元;为实验教学及科研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闭 学院团委学生会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