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党团建设

党员微讲坛第59讲甲午中日战争

更新时间:2025-04-25 21:24:05

本网讯(记者 侯雅婷)为回溯中华民族不屈抗争的峥嵘岁月、赓续伟大抗战精神,4月25日17点30分,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党总支部在A1-104召开以“甲午中日战争”为主题的党员微讲坛。学院党总支书记林叙群、总支委员、各支部委员及全体(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共同参加本次活动,会议由学生第一党支部教育管理队的李浩主持。

会议开始(侯雅婷 摄)

会议第一项,学生第一党支部教育管理队的杨联志讲述了甲午风云。他通过平壤战役、黄海海战、旅顺战役等战争,生动展示了列强的罪行以及民族空前的危机。同时,他指出这些苦难激发了民族斗志,告诫大家要自强自立自醒,铭记历史,书写辉煌篇章。

杨联志同志分享(侯雅婷 摄)

随后,学生第一党支部组织发展队的郑冬乔同志分享了甲午战争中的四个代表人物——李鸿章、邓世昌、丁汝昌、左宝贵。李鸿章作为洋务运动领袖,推动了工业化、军事现代化,但因其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加之个人贪腐、决策失误等问题,招致诸多批评;邓世昌是北洋军事致远舰管带,有着丰富的航海经验和军事经验,在黄海海战中勇撞敌舰,最终壮烈殉国;丁汝昌身为北洋水师提督,在威海卫之战中奋勇作战,宁死不降,自杀殉国;左宝贵作为清军高级将领,具有出色的军事才能,重视文化教育。他坚守平壤,亲燃大炮轰日军,最终自己中炮牺牲。

郑东乔同志分享(侯雅婷 摄)

接着,学生第一党支部党建宣传队的陈先桂分享了黄海海战的详细过程、失败原因及影响。他谈到,在海军激战中,北洋水师虽英勇但损失惨重,日舰队掌握了黄海制海权。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列强掀起瓜分热潮,同时也让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推动了救亡图存的运动和正式制度变革。他呼吁大家应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陈先桂同志分享(侯雅婷 摄)

三位主讲人分享结束后,现场随机邀请了李泉和罗晓彤分享心得体会。他们表示,从甲午中日战争中,深刻感受到国人的觉醒,体会到历史人物的战斗精神、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我们要充分发展科技经济、教育文化,加强国防建设,牢记使命,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泉同志分享(侯雅婷 摄)

罗晓彤同志分享(侯雅婷 摄)

会议第三项,林叙群对本次微讲坛进行总结,他希望同学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习历史、铭记历史,以史为鉴。他指出,中日甲午战争对国家影响深远,唤起更多仁人志士发起了救亡图存的运动。我们要铭记屈辱、失败和教训,激发学好知识和技能的动力,推动工业、科技、国防现代化,要以民族英雄为榜样,厚植家国情怀,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情,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生活条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书记总结发言(侯雅婷 摄)

此次“甲午中日战争”主题党员微讲坛活动,让全体参会人员深入回顾了历史,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抗争精神。大家纷纷表示,将以史为鉴,牢记使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关闭 学院团委学生会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新浪微博